您是否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微信朋友越来越多,但是朋友圈的动态越来越少。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都默契地很少发朋友圈。最新消息要么停留在半年前,要么只有三天可见。
越来越多的人从朋友圈退缩或消失。
01不敢在朋友圈随便发。
最近闺蜜很郁闷,是朋友圈分享的一篇文章。
事实上,这篇文章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内容是关于两性婚姻关系的探讨。
原本是深有同感,没想到转发出去后,妈妈马上打来电话,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让她赶紧删掉。
结果发现,许多亲戚都在旁敲侧击,他们两人是否感情出了问题,连丈夫都抱怨她让自己丢脸…
那时朋友才意识到,自己的朋友圈,早已不再是自己表达情感的工具。
相反,它需要迎合别人的想法,被别人的评论和看法所束缚。有一次看到网友的吐槽。
堂妹结婚了,网友因为工作忙无法出席,只好发朋友圈表示祝贺。
因为还在上班时间,所以她小心翼翼屏蔽了同事和领导。
不料,下午她收到领导的消息,询问为何上班时间发布与工作无关的动态。
也说最近行业不景气,要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万一公司裁员,态度不好的人可能会优先考虑。
网民感叹,没想到因为一个朋友圈,自己遭遇了工作危机。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朋友名单越来越长,家人,亲戚,同事,领导,客户…
朋友圈成为社会圈,个人微信成为工作微信,能说的话越来越少。发朋友圈要斟酌很久。
说多了怕亲戚背后说闲话,怕影响工作形象,怕别人觉得自己很矫情,最后什么都不想发。
这可能是越来越多的人消失在朋友圈的真相。
并非不想说,而是不敢说。
那些单纯的记录,想和别人说话的心情,终究成了权衡利弊后的放弃。
成人社交的潜规则之一是,大多数人都希望你过得好,但不希望你比他过得好。
而且朋友圈就是那个万花筒,照亮人心,照亮人性。
02许多人都在默默地淡出朋友圈。
不知您是否发现,朋友圈两极分化严重:部分人吃什么美食,去哪儿旅游,见什么人,甚至娃考了什么证书,你都可以很快知道;
还有一部分人,朋友圈都是横线三天可见。有时候即使发了,也大多是转帖,你看不到他的生活状态。
由最初的新奇有趣,肆意撒欢,到今天的不愿意关注,不堪其扰。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是我们没有倾诉的冲动?或者没有交流的欲望?
事实上,想要倾诉或渴望被理解,是每个人的心理需要。
不过这个需求我们越来越不想在朋友圈里索取。
它与朋友圈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微信诞生之初,只有少数朋友,但现在朋友往往有几千人。
除工作伙伴外,许多萍水相逢的人也加入其中,甚至有人需要申请几条微信来解决朋友有上限的问题。
朋友圈逐渐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交空间。许多人只知道,但不一定能交心。
03不喜欢发朋友圈的人,都在想些什么。
当朋友圈逐渐演变成一个复杂的社交圈时,我们的心理会有相应的变化:
1.我不想演戏——社会压力。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曾提出过著名的自我表现理论。他认为生活就像一个大舞台,人就像舞台上的各种演员。
在社交剧本的要求下,在别人和自己的期待中,管理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印象,表演自己。
许多研究还表明,社交网络中存在着想象中的观众,用户将调整和约束这部分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观众的行为。
反映在朋友圈里,由于观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经常不自觉地需要向外界展示不同的方向,扮演受欢迎的角色。
好友圈里有滤镜,真正的那个自己,或许只有自己和很少一部分人能摸到。这种表演持续了很长时间,我们只想回到真正的自己。
2.我真的想安静——拒绝关注。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的回答——不发朋友圈动态的人是什么心态?
还有一个高赞答案:因为所有的朋友圈,都是以私聊的形式发给关心的人。
是的,我们不想让那么多人关注自己的生活。本人及家人的照片,只需到亲朋好友那里看,或通过私人小组,进行沟通交流,满足自己与他人互动的需要。
即使是我们也害怕给朋友太多的人点赞,因为会不断地收到提示信息,造成干扰。
减少在朋友圈的互动,可以给自己增加更多的舒适感。
三、我的情绪,发出来会怎样?——改变无力。
许多人都听过一句话——朋友圈戒情绪。
看到新闻看到诉讼事件,年轻的职场女性在朋友圈抱怨自己的个人生活,公司的上司认为对公司不满,很快就辞职了。员工拒绝接受并起诉公司。
假如在朋友圈里表达真实的想法有那么多坑,情绪也得不到真正的疏解,我们真的不敢表达。
少发或不发真情,也许最安全。
04离线的真实生活更值得期待。
事实上,朋友圈发展到现在,更像是一张社交名片。
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创造一个明亮的人。
因此,许多人产生了错觉,认为他们看到的是别人的生活。
然而,真正的生活,其实都在圈外,那些没有发出去的朋友圈,才是人生的真实起伏。
有一次,蔡康永参加了一次采访,主持人问:你对那些不常发朋友圈的人有什么看法?
他的回答是:我宁愿相信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对付真实的生活我会恭喜他们找到生活的重心。
看到这样一段话:
朋友圈看似热闹,其实很冷清。
在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还要去找生活中的朋友;
当你情绪不好,需要说话的时候,能理解自己想做什么的往往还是交了很多年的朋友。
因此,不发朋友圈的人并非过得不好,相反,他们比以前更成熟、更惬意。
他们已经把自己想说的话告诉了懂的人,把宝贵的时间留给了身边值得的人。
发朋友圈,现在想想,其实真的没那么重要。相对于朋友圈的热闹,你热气腾腾的现实生活更为重要。
与其在社交媒体上光鲜亮丽,假装努力,不如在现实生活中让人羡慕。
当你放弃无用的社交,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身上,提升自己,充实自己。
一定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在生活这遇到了某种事情,自己想不清楚,有无人倾诉的时候,心理咨询是一个很好的渠道,打开心扉,解开心结最重要。不二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心理咨询中心解决方案及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商。致力于社会、企业心理健康援助平台建设,为大众、企业、社区、学校等机构或个人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友情链接:
励志电影